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后张古街
作者:吴锦伊
后张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文明古街,东起坝边(今粮贸大楼前),西至土贝河乾,
折向西南是后张巷,又自碑牌兜向南垂直于溪尾街,全街平面呈“TT”形,总长约570米。
据《罗源县志》载,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出了罗源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张蔚,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南宋嘉定四年(1211)又出进士张磻,亦官参政,卒赠少师,
因在张蔚之后,县人称张磻为“后张”,街与巷因此而名。
后张街成为文明古街,因其具有县城各街巷所没有的许多特色。
后张街有一条古老的水利工程蒋坑浿,又名官浿、穿城浿,
从蒋坑山引水入城,纵贯后张街,以灌溉岐余三千五百多亩的农田。
后张街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明代民居。
街在凤山中段文殊山南麓,山上景物有“凤城八景”中的凤堞晴岚、
群玉叠峰、堂右仙泉和三郎奇石等四景,三郎石上有宋代摩刻。本街有明代建筑的民居9座,
其中8座仍保持原貌,有一座俗呼“武义县”的民居,仅以左右照壁镶嵌整块青石板,
高1.37米,宽4.76米,面积各6.52平方米,为全县居民所无,见者不惊叹石匠之鬼斧神工!
后张街有宋代张氏家族遗址群。今牌8号屋后空地疑是园林遗址,
遗有两处摩刻:一是庆元五年“寒竹松风”,
一是张氏子孙读书处的“翠竹读书台”:另一遗址俗呼“张厝埕”。
1994年基建时曾出土北宋年间铜钱七市斤多。
两处住房因张锐参加了“保宋抗元”战斗,被元军夷为平地。
埕之东有一俗称“张厝埕水井”是罗源宋代“城内七星井”之一。
埕之北张氏宗祠,50年代拆建他用。
后张街在清代嘉道咸同四朝67年间,出了曾任三水知县的黄铨、
武义县的于振纶、博罗县的阮赓唐、
博白县游长龄四个异姓县令,游长龄还升任浔州府知府,
他的《赠复空上人》七律一首镌刻于鼓山涌泉寺石壁;
书法家黄铨以“非后何戴”一匾献酬天后宫,其字以“瘦硬见长”著称。
这是黄铨留下唯一墨宝。
后张古巷
后张街的民间文化娱乐设施与活动也胜于别街。
精巧设置的鱼池厝、王玉麟画室和阮家假山雪洞小园林,
后者有一株百年以上的高与屋齐的桧香树,陪伴四季奇花,缕缕清香外溢,沁人心脾。
在民俗活动中,有于家春节之夜“烧柴塔”,鞭炮与尺唱声连成一片,观者如云,意在获“福”。
烧塔毕,主要宴请部分观众。曲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藏粹音俱乐部”,节日赛会、
化妆踩街演唱的高跷、灯棚、肩头棚多从这里培训出来。
古色古香的后张街,如今已向现代化发展。
黄昏老屋
内容:罗川掌故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