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发表于: 2013-11-8 14: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2163d9d717f5dfb533544a44722ba9df.jpg

  图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在陈善禾山祖居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敏鸿以及县文联、广电局负责人共同研讨陈善及作品《扪虱新话》学术文献选编事宜。

  11月5日,省文史馆卢美松馆长来罗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敏鸿以及县文联、广电局负责人陪同调研。

  当天,卢美松一行深入白塔乡七步村参观陈善禾山祖居地,并召开座谈会研讨陈善及作品《扪虱新话》学术文献选编事宜。

  陈善,字子兼,自号“潮溪先生”,罗源人,出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9年),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去世,享年63岁。

  据史料记载,陈善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诗人、文学批评家,其传世之作《扪虱新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份量的地位,是一部对宋后历代文坛颇具影响的作品。南宋文学家史绳祖、张瑞义、俞文豹及名人陈振孙、钱曾等,都高度评价《扪虱新话》的文学艺术和文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宋史·艺文志》、《四库总目》、《罗源县志》、《中国文学大辞典》、《辞海》也都提及作者陈善与其作品大旨,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朱自清、邓拓等都对《扪虱新话》作过很高的评价,这些都说明了陈善与《扪虱新话》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占有相当份量的地位。

  卢美松在调研中强调,在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当地政府应该更加重视陈善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继承,让陈善这朵文学之花的芳香熏陶着人们,渐渐飘香远方。

  卢美松一行察看了白塔村走马岭的才翁石。据《罗源县志》记载,“才翁所赏树石”6字,幅高0.6米,广0.78米。书者苏舜元,北宋庆历年间任福建提点刑狱时所题。

  最后,卢美松一行还实地走访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碧里乡的千年古刹碧岩寺以及正在修建的陈善广场。调研中,卢美松认真听取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敏鸿对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汇报,详细了解了我县建设、管理、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传统的文物保护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康琳 林巧玲)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546 | 回复: 967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客服中心
X

客服咨询

站长 管理员 技术部 市场部 旺旺客服

客服热线

13799315700

微博收听

官方微博 腾讯官博

客服微信

luoyuantv

工作时间

8:30 - 23:00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6-19 12:42 , Processed in 0.27577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