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发表于 2012-9-6 08:41:22

罗源慈善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里,因病返贫现象颇为严重,近些年来,政府虽逐步加大救助,但仍显不足,突发性重病灾往往给一些(尤其是农民)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给建设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和消极的影响。而作为社会保障不足补充的慈善组织,却仍然面临爱莫能助的窘境,如何突破这种不利局面,各个地方都在尝试各种切合实际有效的办法。最近,记者在福建采访时,发现罗源慈善总会采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病灾户救助的方法,既切实可行,又能促进更大认同慈善、宣传慈善的社会效果,具有进一步广泛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罗源慈善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慈善对于福建罗源县飞竹镇蛤蟆石村溪下自然村的兰进贵、王燕青这对农民夫妇来说,有着特殊的认识和感情。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县慈善总会伸出仁爱之手,他们的无私的帮助,让我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这两个善良普通的农村夫妇对记者说。
  任重道远的慈善事业
  “从2008年12月县慈善总会成立起,我们会经常遇到这些遭遇突发性重大疾病的群众,有时一天好几拨人上门,我们为自己没有能力给予救助而难过”。福建省罗源县慈善总会朱碧娟会长对记者说。
  据她介绍,在那些上门求助的人里,有慢性病患者,也有重病者家属,在一些县直机关或乡镇领导亲自带领下上门,请求慈善总会施予援手。总会实在拿不出钱了,他们就从自己口袋拿个300、500元给患者家属,那种尴尬,时至今日,还让朱会长心情感到沉重。
  但是,现实总是冰冷的。罗源县,这个只有26万多人的农业县,由于历史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经济相对较弱,加上社会慈善意识总体不高,善款募集始终是慈善总会一个最大的难题。2011年,罗源慈善总会通过各种努力才募集到款物834.3万元,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医疗器械和定向善款,能够由总会统筹的善款只有28.7万元,这对于总会要应对的工作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朱碧娟感叹道。
  而给罗源慈善总会同志刺激最深是2009年初,县里一位白血病患者家属写信向慈善总会求助,但因慈善总会当时没有解决这一块的经费,他很不理解,质问:“既然你们慈善总会连重病人都不救助,那我们还要慈善机构干什么?”随后还写信给县里主要领导反映。
  朱碧娟会长对此即理解又感到很委屈,决心改变这种爱莫能助的被动局面。
  窘境催生的救助机制
  2009年5月间,在一次总会办公会议上,朱碧娟提出:是不是可以采取单项募捐方式,先从患者所在单位或村居开始,以当地基层组织的名义,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做到“人帮人、户帮户”,同时会里抽出部分善款作为配套资金,或许能解决问题。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获得大家认可,觉得可以尝试,总会周玉瑞秘书长对记者说:这个办法好就好在既可以最大程度解决救助问题,同时还能广泛宣传慈善,并让干部群众了解慈善及县慈善总会目前的状况。
  随后,罗源慈善总会就开始认真草拟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很快的,罗源县慈善总会“重病灾户定向善款补助金制度”出台。
  该制度规定:一、患者除要提交所在单位(或村委)及其上一级单位签署意见的救助申请书和住院病历复印件外,还要请所在单位(或村居)主要领导一起前来总会商谈救助事宜。二、要求患者所在单位(或村居)必须在本单位张贴《救助xxx慈善捐款倡议书》发动群众捐款。三、慈善总会进行专项研究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患者单位核实(拍照),随后启动配套金(1至3千元)补助。四、向有关部门、机构汇报和反映患者的情况争取帮助等十数条。
  罗源县起步镇兰田村的朱学流是第一个从这新办法中得到救助并重新站起来的人。
  朱学流,时年28岁,因患股骨坏死,已在家里躺了整整10年。10年来,家里为他花了10几万的医疗费,非常困难,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但病情却在进一步恶化,由于长期卧床,不仅股骨坏死而且还患强直性脊椎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诊断),如不立即实施髋关节换骨手术,后果不堪设想,而要换,光手术医疗费就要12万元,这对朱学流这个农村家庭无异于天文数字,百般无奈的朱学流家人,在2009年5月底的一天,由兰田村村干部陪同,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县慈善总会寻求帮助。
  罗源县慈善总会给予高度的重视,立即召开会务会进行专门研究。12万元医疗费,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慈善总会是一个难题。朱会长对记者说:就在此前(指2009年),有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搞了一个捐款动员大会上,现场五六百人,也只募集了13万余元,那现在如何筹措12万元呢?在会上,大家决定根据刚刚制定“重病灾户定向善款补助金制度”尝试救助:一、商请村委、村老人会出面广泛发动村民捐款。二、慈善总会联系一些企业进行定向救助。三、向上一级慈善机构报告,争取支持。
  实践证明,新机制非常有效。在罗源慈善总会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及上级慈善机构(福州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罗源干部群众(甚至还有外地网友)踊跃捐款,你几十他几百,一些爱心企业也慷慨解囊,12万元医疗费迅速到位。
  2009年9月11日,朱学流出院。
  当年的12月17日,数月前还躺在床上的朱学流手捧锦旗迈着大步来到罗源县慈善总会,表示感谢。
  有口皆碑的救助机制
  本文开头的兰进贵、王燕青夫妇的儿子兰宇煌(脑瘫)也是在慈善总会的创新机制下得到救助(募集到善款7.040万元),现在小宇煌疾病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因此,兰进贵、王燕青夫妇到处都会宣传慈善总会的好,并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今年罗源一中的陈孝鸿同学,因患尿毒症,在县慈善总会的积极推动下,首先罗源一中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开展“献爱心”专项捐献活动,短短一周时间,一中的师生们就为陈孝鸿同学募捐了14600.2元善款,再加上县慈善总会配套补助及社会各界捐款,现在已得到有效救助,病情正在缓解中。
  罗源县直机关某领导对记者说:这个(重病灾救助)机制不仅有效救助患病的群众,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也可回避一些问题,使措施更具操作性,让社会更加和谐。
  而市民老林则认为:(重病灾救助)机制不仅救助了有困难的群众,更重要是唤起人们的爱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重要,告诉大家,帮助别人本身也是一种快乐。
  3年多来,通过这样的办法,罗源县慈善总会一共救助63人,募集到到善款167.5272万元。
  朱会长对记者说: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据统计,全县目前仍处于贫困线的低保户就有11500人、残疾人16000人、孤儿117人、孤老1200人、特困生1033人,还有一些因突发性病灾返贫等等。
  她对这些数字信口道来,显是熟悉之极。她认为自己能为这些困难群众多做一些工作,就是对政府和广大捐助者信任的最大回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源慈善破解因病返贫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