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查看: 436 | 回复: 0

发表于: 2021-4-22 17: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6127e7283f065b1c8864e95e52a407ca.png
f39c455cb39bb8f5f2a98bdfb9b881b6.jpg

随着社会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族群逐渐分崩离析,老人死后不办或简办丧事经常出现。甚至,把老人的遗体在家里放几天都成了奢侈,更不用说孝子孝孙齐聚哭丧为老人送终了。此以往,“祖宗崇拜”文化还有扎根的土壤吗?
留守老人,倔强地坚持
作为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族群观一直是世界各国的楷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琴瑟和鸣……这些优良的民族传统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都已渐渐消失。在我们老家,哪怕是进入2000年以后,回到老家还能看到大街小巷满满的大人小孩。可20年过去了,现在每次回家入目的是满眼荒凉,哪怕是白天也不见几个人在街上晃悠,偶尔有一两位老人佝偻着走过,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就躲进了自家院子。
c9171c6f05c09564978972de11e7c79f.jpg
对他们来说,曾经热闹的子孙绕膝似乎是久远的传说,如今的冷清孤守,才是再正常的生活习惯。所以,现在遇到很久不见的人也都觉得疏远陌生,不想多理睬。

bc795fb20aed22538f174769c0644160.png
民间丧葬文化消失,承载的“孝道”还能存多久?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进城务工学习已成潮流,而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依旧倔强地留在农村。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村“白事情”的“老执”,虽然他已近80高龄,依旧执着地留在农村,只为帮那些老人举办一场体面、热闹的离世仪式。老家的村子大,鼎盛时期有5000多人口,留在老家的老人也就很多。前些年,随着老人们的岁数渐高,几乎每个月都有几位老人离世,而他们的孩子都要从城市赶回来办理后事。到了这个时候,孝子孝孙就要捧着“仪程”挨家挨户跪拜求人帮忙。我父亲总是第一个知道,并按照传统的习俗指点他们请人、哭孝、火化、备宴、开奠、入殓、起坟、安葬……一套正规正矩的流程下来,都要3天时间。在那时候的农村,老人们很重视传统的丧葬文化,连带着他们的后代也跟着敬畏。就像《百鸟朝凤》里说的那样,“生前名不足,身后名来凑”,而且,这是孝子孝孙表现孝道的唯一机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办得比较隆重。可现在,太多人越来越不在意这些了。除了直系亲属回家外,大多数人选择为了工作和孩子的学习继续留在城市,不再回来。所以,如今的“白事情”已没了当初的重视程度,很多老人都是悄悄地办几桌酒席,请隔壁邻居和自家人帮忙,草草处理了事。我父亲有时候会感慨人心如水,但也知这是社会大势,强求不得。这时候我就会劝解他想开了,新社会新风尚,无人能与大势抗衡。可是,他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嘴里却不以为然,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好事。当我们传承几千年的“孝道文化”都没了,家庭关系还能靠什么维系呢?

1b63faf6249d84eeb4a33b8f71ae8147.png
祖先崇拜的文化,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
《周礼》曾言:“国家大事,在祀在戎。”对家庭来说,祭祀先人则是维系家庭团结和信仰最重要的仪式象征。西方学者研究汉文化时,一直羡慕中国人没有信仰之争,因为我们崇拜的是“祖先文化”。随着民间丧葬文化逐渐消失,祭祀先人的礼仪越来越简化,直到有一天再没人记得这些风俗文化,到那时,我们引以为傲的族群关系、家庭观念,还能流传多久呢?

c6c7ee4f50b58cf016cbbaa5824fcc76.png
中国人从小就知道“无国不家”,也知道“无家不国”,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识到“家”的重要性,血脉中渐渐洗掉传统的民俗文化,他们的心灵家园又将在哪里安放?如今,越来越多国人走向海外,或者认贼作父,或者歧视母国,或者背叛祖宗?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学校教育”不足,可有没有人认识到这是“祖先崇拜”文化灌输的缺失……如果,在他们心中一直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家,有耳濡目染深入骨髓的“祖先文化”,类似的事会如此多吗?【附】

ceb848f64d4f9824c37fb45b45d9608a.jpg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这个摔盆的仪式,盆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尺寸大概是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盆底有圆孔,瓦质,一般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
在我国的殡葬文化史册里,对于摔盆的知识讲解很详细,下面万寿菊墓地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8d297a3e10421d3eaab1f145e68113e4.jpg

精神的体现其实摔盆儿是一个精神的体现,如果说是迷信,这并没有影响到科学发展,顶多就是农村的一个习俗。主要意思就是后人继承未来,所以一般由死者子孙摔盆儿,以前在农村比较重男轻女,女儿是不能摔的,否则不吉利,盆子摔碎代表碎碎平安。
古代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在中国的古代对于亲人的过世是十分重视的,在丧葬的礼仪当中,有亲人会做出毁的行业,这种所谓的毁就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过程,或者可以理解为自我虐待,为了表示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甚至打伤自己,因此对于家里的财产来说,也可以进行毁坏,因此家中被视为最重要的财产陶器打碎,以表示自己的哀悼,这种风俗不仅仅在我们的国家出现,在古代的澳洲部落也有这种现象发生。
关于摔盆的传说传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盆儿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
诸葛亮和摔盆的关系相传旧时代,一些客居北京的承德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绿盆,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沙锅,也有的摔一块瓦,其意义各有说法。河北三河县的人客居北京,出殡摔大泥盆,盆下钻有7个孔,据说是诸葛亮吊孝留下的旧俗。诸葛亮至柴桑口吊祭周瑜,东吴在灵前地下埋了火药,其引芯就在丧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钻了孔。等孔明一烧纸,引着炸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会算,命赵云预先带一块新砖放在盆子下面,假说是视周瑜"财帛高升",于是破了东吴的火药之计。
摔盆可以辟邪的概念摔盆时用砖据说可以避邪镇宅。把砖捡回来,放在大门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如果把砖垫在水葱花盆底下,谓之"水砖长寿"。家宅当获福、禄、寿三星的庇护,因此说拾此砖放于门前为"吉星高照",现在很多城市墓地还有可以进行摔盆的服务,比如北京的桃峰陵园,河北的中华永久陵园,如果客户有需要,可以在祭拜区域摔盆,农村习俗可以得到延续。
更多丧葬知识、陵园信息,欢迎关注【万寿菊墓地网】【附】

8f2651e556df32260f9939f20c002ac8.png
假孝顺和真孝顺?老人去世前,最爱小女儿,经常回来看他,还给他买一些生活用品,有时候也会接到自己家里去住一段时间。女儿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就不太爱笑,没人陪自己说话,吃饭自己单独一个小桌子,出去遛弯回来晚了,还要被哥哥嫂嫂说,外孙没零花钱了,就来讨好老人家,老人想打牌打发时间,可是又想留点给外孙,就去看别人打牌。

cddaa678c554b07cc8fdf27f026a37f8.jpg
能够陪在身边的儿子,不贴心照顾,不能够陪在身边的女儿,反而像个贴心的小棉袄,面对老人去世,儿女们第一件事不是难过,而是解脱,同时还担心花费。可是老人去世之后,一个感动的葬礼出现了,场面够大,对前来的亲属好友,招待的也非常热情,可是脑子里计算的是:这个人给了多少份子钱、缺口还差多少?

7b677d019a12305575a7edb3352e90f8.jpg

498491085188e181312fbaeadc1c79ae.jpg 与其等到一个人逝去,再用华丽的包装、撕心裂肺虚假的哭声,100辆黑色车代表100岁的长寿……来代表自己的悲痛。倒不如在父母还有几十年的寿命时,好好的陪伴他们,带给他们欢声笑语。这样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能够幸福的离去,你也能不抱遗憾的送他们最后一程,并且充满希望的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6017d295e468bc294cab86e714e166d1.jpg
微信图片_20210607103244.png
ce97e556465369ba56c3aa9f7b34695e.jpg
033d9bdad31844fe7ee62fc3c24fe08d.png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289 | 回复: 293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4-25 09:50 , Processed in 0.2708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