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发表于: 2016-6-28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高宽深思维模式

高宽深思维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高宽深思维模式》导读之七十一


由陆天然、叶舟、胡均亮合著、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第二卷《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高宽深思维模式》一书指出,弱者渴望取胜,弱者也能取胜。那么弱者取得的的秘密在何处呢?

原则一——需求的资源总是稀缺的

当然,这世上稀缺的不仅仅只是人才!

稀缺,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凡是我们要的,这世上都太少,金钱太少,朋友太少,资源太少……简直是,要什么缺什么。

这世上石油、天然气实在太多太多,但对人类来说,还是稀缺的,还有许多国家因受能源限制而发展不快。

这世上的空气、阳光、水资源不可谓不多,但由于人类自身的污染,真正的纯洁的空气、阳光、大海依然十分稀缺。

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住房与土地,城市里高楼如此之多,而且民工们整年整年累得不得了地建高楼,但还是有许多人窝在一间黑暗的出租棚里为住房而黯然伤神。

稀缺当然不是好事,人类几乎所有的纷争、战争都是因稀缺而起的。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都由于这个原因引起。

因此,要解决稀缺问题,就成了我们每一个追求成功追求卓越人生的首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人类可谓费尽了心机,创造发明、发现了一系列的知识和制度来摆平这个问题,如:

经济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供求上大做文章;

社会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人与人互动上大做文章;

政治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制度调控上大做文章;

管理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最优组合上大做文章;

哲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精神追求上大做文章;

创造学为了解决稀缺,便在扩大生产上大做文章;

…………

总之,我们从天下稀缺的角度研究了100多门学科,得出一个总的结论:对于追求卓越来说,所有有关稀缺的方法与建议都不太到位,都不能直接指导我们每个人或每个团队闪电般地追求成功。因此,我一直在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有利于快速成长的方法。

在遍观大师的书籍后,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毛泽东的战争哲学,于是我通读了研究毛泽东的近100本的各种研究著作,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集中。

毛泽东最成功的核心智慧,我认为就可以用这两个字可以概括。不信,你可以去读读《毛泽东选集》的。我认为,在一切稀缺的前提下追求卓越,毛泽东的集中战略战术是最有效的。我还认为,只有毛泽东最理解什么是稀缺,怎样解决稀缺。当时的中国,可谓要什么没什么,一穷二白,手板敞风,一无所有。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可归纳为一句话:集中是解决稀缺问题最有效的法宝。

为什么集中如此重要?因为集中能聚沙成塔,汇流成河;能只集腋成裘,积土成山,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就是集中的好处和优势。

原则二——在运用力量时要有侧重点

正因为稀缺,所以,我们要学会有侧重点的集中。

孔子的成功,是在深知自己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相当稀缺的前提下,他只集中研究了一个字——仁。他之所以成为世界级文化顶级大师,成为中国最大学派的开山鼻祖,都是因为他开创了“仁”学这门全新的学说,至于他后来被演绎出来的三纲、五常,至于他在教育、政治、人际关系维系、人生追求等许多领域开创的巨大成就,都与坚实的基石——“仁”这个字是分不开的。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又研究了哪一个字呢?大家都知道,他只集中研究了“道”这个字。他那本享誉全球的《道德经》,主要是以研究“道”为基石而立起来的一门学说。总之,历史上所有的大师,几乎都是从研究一个字一个词开始的,如庄子研究“逍遥”这个词,孙子研究“诡”术,韩非子研究“法”,墨子研究“兼爱”……

人生中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而我们的时间、精力、能力、资源、信息等却是相当有限。那么,在这种客观现实条件下,我们若还想真正干点事,真正在这个社会上留下一点什么,就得有侧重点地选择你的主攻方向,选择一个很小很小的点,你才有可能创造出成功卓越。

这天底下的事就是这样,你往往从很宽的大道上开始人生旅程,那么你的人生之路也许就会越走越窄;相反,你的起点很低,起步很窄,但往往会越走越开阔,会很顺利地步入人生的坦途。

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

当然是集中战略的暗中运作的结果。因为集中是符合辩证法的,是符合宇宙生发规律的。

正因为这样,贾平凹写作主题基本上只写农村题村,余华的主题只写文革苦难题材,王耀文、张平、周梅森只写反腐题材,都梁只写战争题材,九丹只写女人“卖肉”题材,李银河只写性题材,二月河、易中天只写历史题材……

这世上所有成功者,都一定是有侧重点的,如唱歌的人,有的走清纯之路,有的走狂野之路,有的走甜歌之路,有的走民俗之路,有的走苍凉之道,有的走迷茫之路……

总之,一个没有人生追求侧重点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不懂得集中一点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什么大名堂的。

原则三——集中的程度与产出成正比

一个人,要想出成果,是一定需要适度“闭关”的,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自古英雄多寂寞”,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一谈到“闭关”,人们就自然想到,在深山古洞里打坐,足不出户,不食人间烟火的苦修者景像,人们思想模式把“闭关”二字定位了。

我们都听说过达摩闭关的故事:

达摩原是古印度香至国的一位王子,后出家在佛教嫡脉27代传人般若多罗尊者门下开悟。北魏时,航海来到中国,先应梁武帝邀请至建康,话不投机,又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

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处有个天然石洞,洞高三米,长约两丈,洞口向阳敞开,冬暖夏凉。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当作他修性坐禅的地方。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也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到公元536,整整面壁9年,开创阴阳龟息行气法,为修练气功和少林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9年后,当达摩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石头上,竟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像,衣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石”,直到今日,遗址犹存。

后在他在嵩山少林传播禅法。他首开禅宗,被称为禅宗初祖。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东土祖师。

面壁又称壁观,是达摩祖师禅的主要内容之一。达摩曾有一偈概括面壁的精义:“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相传达摩面壁9年(一说10年),身影透入石中,谓之“影石”。后用面壁指专心一意地参悟。如宋·刘克庄《题小室》诗:“近来弟子俱行脚,谁畔山僧面壁参?”独处不语,也称面壁。

所谓面壁就是闭关,就是心思专注一境,使心如石壁,禁绝世俗杂念侵入,达到心虚灵空的无我境地。调心养性是禅宗修行大法。

闭关,是指一个人在僻静处独修的概念,从开天劈地有修炼者起,就有无数闭关的人,有的一闭就三年五载,有的一闭几十年光阴,飞逝而去。可是,闭关,能不能让众多的修道者受益呢!能,不可否认,但是,真正闭关得道者,可谓“凤毛麟角”,人生短暂,不能因闭关方法不当而耽误自己的修行。

闭关,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给自己设了限,不做以前常做的,却做自己想做的而没有去做的。很多人的生命程序,是少年求学,青年求职,中年求财,到了结婚生子,成家立室,乃至子女成才之路,事业有成之后,正要放下自在,享受人生之际,却已日暮黄昏,年纪大了。行动,已然不便;欲求,已然不强烈;顾忌,已愈来愈多;健康,已差强人意。

这时候才想放歌于高山之巅,怀古于丝绸之路,赏月于杨柳之岸,扬鞭于骠骑之间,恐怕已要一个司机驾车两个看护三个保镖探路四个儿孙照顾了。本来放下是轻松,却变成了别人的负担。自在虽写意,却成为他人的牵累。本来是很有趣味的事,但在不适当的时机做,很可能就成了你的无趣,人家的乏味了。

钱锺书做学问有个“三不原则”,一是不见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怕浪费时间;二是不谈一些不咸不淡的话,怕没有主题和作用;三是不干一些可干可不干的课题,怕做事没有层次。

这世上,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善于独立思考,都善于静处。因为“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此,我们再来看一看比尔·盖茨是如何通过闭关来实行他的静处,来加大集中力度的。

盖茨,他的闭关实行“下列”原则:不应酬、不上网、不通电、不求闻达、不公开露面、不出任职衔,另外,尽可能不通信、不受访、避免结识新朋友。一般而言,算实行得相当彻底。有人评价道,盖茨每年两次的“闭关”意义非凡,不但会影响微软的前景,也能勾画整个科技业的未来。为期一周的潜心修炼能为科技行业找出几个新领域,为微软开拓几个上百万人的新市场点亮一盏明灯。

微软TabletPC、种种更安全的软件、开创网络游戏业务等等构想都是在盖茨“闭关”这一周勾勒成形的。

然而,在这栋隔绝的别墅的7天里,盖茨到底干了些什么?却是微软公司的绝密档案,无人能知。

2005年,在开始“闭关”数年后,盖茨终于同意在隐居之地破天荒招待一名《华尔街日报》记者。透过受邀记者的观察,我们窥视到盖茨在2005年春天里的这7天的部分行踪——

闭关前两个月

盖茨的技术助理亚历克斯·古纳里斯(Alex Gounares)从微软各处收集报告,从中遴选出他认为值得一看的报告供盖茨审阅。微软内部各个部门任何级别的员工都可以提交报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盖茨。

闭关前一天

盖茨乘坐一架直升机,或者水上飞机抵达闭关的地方,一座看似普通的两层结构的小木屋,临水而建,四周宁静优雅,室内井然有序,一间不大的卧室供盖茨起居之用。

第一天

早上醒来后,盖茨并不下床,而是待在床上浏览微软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和产品经理们的各色报告,在报告封面上草草写些摘要。他常常不吃早餐,穿上袜子就急匆匆上楼继续审阅报告。只有午餐和晚餐的时候他才下楼,在餐桌旁一边看报纸一边吃饭。

开始审阅报告后,盖茨就在为第二天的进度担心。他说:“我工作非常努力,甚至每天工作24小时。”但只看了几十份报告。他看完的报告中,有一份题为《Xenon之书》,详细讨论了微软下一代游戏机Xenon的开发计划,以及微软未来20年游戏机业务的发展战略,整整120页厚。

第二天

晚上,盖茨一直工作到午夜,觉得头昏脑胀。当他正在看一份题为《演讲合成》的报告,就开始声情并茂地大声读出报告中的词汇,比如“愤怒”、“无聊”、“有趣”等。“那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我开始有点犯傻了,”盖茨说。作为休息,盖茨会玩上5分钟每日网络桥牌游戏。

第三天

今天,盖茨从抵达后第一次穿上鞋,走出小屋,到湖边散步了半小时。尽管如此,他脑子里实际上还在思考技术问题。

第四天

闭关一周中的阅读和思考会让盖茨发出难以计数的电子邮件和评语。看完一份报告引发的思考可能会通过一封电子邮件,传达给微软全球各地的数十名微软员工。直到凌晨,盖茨还在工作。阅读一份题为《我们能否扫除互联网蠕虫?》的报告后,他把对这份蠕虫报告的想法传遍了微软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员工。一大早,盖茨就收到了远在英格兰剑桥的互联网蠕虫研究团队发回的邮件。

到第四天,盖茨已经读了56份报告,有几天曾连续工作18个小时。他的最高纪录是一周阅读了112份报告。傍晚,太阳渐渐落到湖的那一边,盖茨下决心睡前再看24份报告。“我睡得不错,所以今晚能工作到半夜两三点。”他说。这样,到周末他就能看完100份报告,给上百人发了电子邮件,写完了闭关周报告交高级管理层研读。

第八日之后

结束闭关,盖茨重返日常工作的轨道,紧接其后的几周他召开了一连串的会议,把他在闭关期间的种种想法传播到微软各处。

闭关的冥想有如瑜伽运动中的冥想。盖茨每次在冥想中都能得到许多上天的启示。

冥想,并非仅仅是放松这么简单。放松只是简单地使身体和心情轻松休息下来;冥想却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或想法上,在长时间反复练习下,使大脑进入更高的意识(类似禅的入定),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藉由冥想的方式来创造奇迹,不要把它认为是什么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来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唾手可得的东西。

闭关和冥想都是集中智慧的重点表现形式之一。

这说明了什么?当然是说明任何人都应惜时如金,应集中精力干最值得干的事,盖茨深深知道,没有深度的聚焦,就不可能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当年,毛泽东对周恩来下命令,中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搞出原子弹。周恩来于是亲自点将,集中了中国最顶级的科学家,实行封闭式管理,不许与外界包括家属通信通话,不许请假,不许干任何无关于原子弹开发的事。

一干就是几年,当然是有相当难度的。正因为高度聚焦,没几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终于在大西北荒无人烟的沙漠上升空了。

史玉柱失败后,又开发了一个脑白金产品,他此时已没有资金做广告,只能带着十几名铁杆亲自上阵,几个月的艰苦推动工作,流下的汗水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就拿如今企业的宣传来说吧,没有一个企业不缺广告费。因此,有限的广告费怎么投,在什么媒体上投,以什么方式上投,在什么时间段投等,就是显得十分重要了。

怎么投?一个总原则——集中投入。

正如叶茂中说,散枪打鸟,就算能打到鸟,那也不划算,投入太多,成本浪费太大。

原理四——成就的扩大却要依靠缩小

现在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人生纵向成长的线路图:

生命的路经是一个“丫”字形的,小时一点一点地接触社会,而且接触面越来越宽。那时,我们见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多,心中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大学毕业,我们走入了社会。刚开始时,许多人并未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得已随便找了一个工作,没读大学的人更是如此。此阶段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迷茫期,凭着青春的激情,换了一份工作又一份工作。这从许多成功者的自传中都看得出来,他们似乎还以干过几十种工作换个几十种行业而自豪。其实,这没什么自耀的。尤其是对于成功成名须早的人来说。

绝大多数人工作上换来换去,发现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收入,几乎都依然是“月光族”。随着年岁增加,智力的增长,大多数人就会安静下来想一想。想来想去,比较来比较去,到最后都会归位,都会找到自己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事业做,于是,人生就这样止了下来,就这样定了下来。接着,在很短几年中便干出了大成绩,一年相当于以前十年的成绩。随着专业的越来越精专,人的名气自然会更大,利益会更多,于是,便步入了人生的高峰期。再后来,随着学习的减少,老本的消耗,人生就会转向暗淡。

从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中发现,一个人创造成功卓越的时期是在他找到支点开始的,是在他找到支点后集中力量拼搏时开始的。

这条人生轨道就证明了集中的好处,就证明了生命的成就的扩大是要通过缩小来实现,谁缩小得越快,谁就会越早出成果。

一个著名的作家,在未出名时,你问他能写什么,他多会狂妄地说,我们都能写,只要你觉得什么题材什么形式畅销就行。随着成长成熟,在他出名后,你再问他能写什么时,他却会说,我只能写什么题材,只能以什么形式来表达,其他的形式我把握不住,怕写砸。

同样是一个人,不同时期会说出不同的人生感慨。这感慨背后莫不能看出集中策略所起的功效。

还是余华写《兄弟》来说吧,小说中那种强大的叙述功能,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掌控好的,就连余华自己研究这一写作手法多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十分熟练地达到很高的境界。

贾平凹说,我以前写过各种体裁,但写来写去,还是要回到小说这个点上来才有职业自信,才能出点象样的东西!他深知——一个人成就的扩大,必须依靠缩小才能实现。

不扯远了,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企业的生命历程:

任何一个弱小的企业,据我对全球500强的生命线研究,可以得出绝大多数企业都依从如下成长成熟的模式:

第一步是就近起步原则。

几乎所有的企业刚开始时,都与老总的周围的环境影响有关,有的学他的朋友一样做生意,有的学父母一样做生意,有的没本钱临时搞个小摊位练摊……这一阶段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一切生意几乎都是被动的。自然,生意也只能在本地小打小闹,不可能赚太多的钱。不过,许多人还是用时间、汗水和精力换来了第一桶金。当然,在这种前提下能搞到第一桶金的人不到5%。

第二步盲目扩张原则。

有了第一桶金,许多人就睡不着了,因为这种人总觉得应当干点什么,正如毛泽东说过,人总不能像狗一样,就为了搞点屎吃,人生在世总应该干点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的事才行。此时的扩张是存在问题的,由于他们决备不足,对新的问题了解不足,随着规模扩大,而发现利润并未成比例递增,而且还有时会出现投资打了水漂的事。中国有许多这样盲目扩张的企业,如德隆、爱多、三株、秦池等十几个风云一时的大企业,一夜之间就坍塌了,为什么?都是欲望膨胀和能力不对等,不能同步上升造成的苦果。就算有些还在维持,也是到处都出现叫人心烦意乱问题。

第三步是回归核原则。

许多老总在盲目扩张中受到了打击,痛定思痛,在反省反思中就发现,人生战线拉得太长,铺得太宽反而会失去主业失去核心竞争力,而且会出现危机四伏的局面。为了力挽危局,不得不重新定位业务,定位主业次业,由于许多次要业务耗去了老总有限的资源,于是,老总就会采取切割法,将许多次要业务从自己的主营业务中切割出去。如此一来,老总们非常清醒的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接着,便会在业务回归核心后进行强势品牌动作,在很有限的一个点上大做文章,于是就出现了如方太集团、全聚德、格兰仕、格力等一系列专业化致胜的大企业。

第四步,从核心扩张原则。

人生总是从一把枷锁逃进另一把枷锁,人生就是折腾,整个生命很少有安静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张力。此时,这些有核心竞争力的老总又没事干了,于是又得想点事做,随着势力增强,野心也就越来越大。因此,一场新的扩张战斗又将打响。生命又会出现轮回,出现与前面人生中惊人的相似,又存在盲目扩张的问题。当然,老总们自然会小心从事,于是他们一般都会集中选择从核心业务向外有理有序地扩张。此时,扩张是稳步前进的。如此一来,一个做大的做久的国际化企业就基本成型了。

从以上四步,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成长成熟生命线也是符合集中致胜这一准则的。而且,越是有创造力时越会缩小战线,回避多元。

由此可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要想扩大成就就得缩小战斗范围,就得集中、集中、再集中。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到最好。”

套用一下歌德的话:成功的企业家会把凡是会分散精力的战略决策都置之度外,只专心一意地去经营一门,而且要把它经营好。

一个企业创业,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专注于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比方做一个网站,既可以做这个东西又可以做那个东西,并且以之为荣,实际上什么都能做的企业往往什么都不能做。只有专注的企业才能成功!

就像科利华和用友一样,前者虽然名噪一时,但却无法坚持做好当时手头的事,“跳来跳去”,最终落得个负债累累。而后者却始终专一如初,以最大的财务软件供货商而名扬国内。

原则五——内在越集中外在魅力越大

关于人的内在集中的智慧,最典型的就是瑜珈的冥想和佛家的入定。

在此再谈一谈冥想,很多人误会复杂的思考是一种冥想,恰恰相反,冥想是一种关于集中的思维智慧,它更追求的是单纯。

冥想是一种神入艺术,是专注于自身的呼吸和意识,感知生命每一瞬间的变化。在专注于一呼一吸的同时,记住自身最理想的状态,让自己沉浸在抛开万物的真空状态,找到心灵的平衡。冥想不仅仅使你感觉舒畅,心情平和,还可以改善你的脑结构,实实在在地健脑,这是科学家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用一种可量化的方法对冥想的功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验,他们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注视一个液晶显示屏,当某种图像显现的时候,志愿者被要求尽可能快地按动一个按扭。

一般来说,图像出现之后,人们按动按扭需要200至300毫秒的时间作出反应,但睡眠不足的人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无法作出反应。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冥想前后参加揿动按扭的测试,并与同时进行的其他测试,例如有关睡眠、阅读、交谈的测试予以比较。实验表明,冥想使志愿者在作出反应时取得了好成绩,尤其是在一夜未眠的时候,冥想的提神作用更是十分显著。

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研究人员为了弄清冥想的大脑机制使用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他们用这种技术扫描了15名惯于冥想者的大脑,然后将扫描结果同另外15名普通人的大脑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冥想者的大脑皮层在一些地方比普通人更厚。

冥想是一种意识状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对象之上的深思方法,当一个人的思维持续不断地朝着一个方向走时,冥想就形成了。

她还是与潜意识沟通的途径及精神生活的基本功,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冥想时,人的过度思虑会镇静下来,可以恢复体能和耐力,提高精神力量,改善集中意志的能力,带来清晰的思维以及平和的内在世界。冥想时,肌肉及脑部充分放松,全身血液流动量提高很多,各组织器官得到滋养,从而可使脸部皮肤内层的水分充足、营养增加,给人一种容光焕发的美感。

我曾无数次体验过冥想的神奇:

有一次,我和几十个穿着宽大道袍的女子,齐齐盘腿坐在地面柔软的垫子上,被柔柔的曲调所缠绕,还有教练娓娓动听的声音:

保持挺胸,垂肩,让我们忘却杂念,开始冥想。现在正处于绿草如茵的山野中,流水潺潺,头上的云彩飘飘,空气清新,深深吸一口气再舒缓地呼一口气,排除体内废气、浊气,放松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整个场内都沉浸在美妙、飘然、神秘的瑜珈冥想功练习中,体悟到了心灵上那种至真至美、心旷神怡的感觉和超凡脱俗、宽容大度的境界,灵魂也仿佛于音乐中得到了一次洗礼。半个小时下来,在看似几个简单的步骤和动作过后,等诸人睁开眼睛之时,居然也觉着神清气爽,身体很是舒服,不由地都对瑜珈术之神奇钦佩有加。

最深有感触的却是我神游在广阔的大自然环抱中,比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那空明旷达之境,整个心思飞扬在蓝天白云之下,奇妙的魂灵出窍之感直持续到结束冥想,却把她痴留在原地依旧回味无穷。

这就是集中在人自己身上创造的奇迹之一!

金庸说,在武侠世界中,一个武林高手的内在越集中,那么,他外在的爆发力就会越大;一个人的内在越集中,那么,他外在的魅力就会越大!

内在越集中为许多人创造了卓越。如徐桂芬(江西煌上煌集团总裁)是靠一只鸭子打天下的女强人。煌上煌烤禽连锁店光在南昌市内就有约70家,在全国共有150多家,这样的业绩不仅在江西省首屈一指,在全国的熟食行业也算得上佼佼者。

一只酱鸭不过十几块钱,徐桂芬历经9年,却能在手中生出一个拥有近亿元资产的现代化企业,从一家熟食小店到拥有资产近亿元的集团公司,这样的成功似乎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她,一个弱女子又是怎样做大的呢?

徐桂芬说:“人要全力以赴把一件事做好做透做彻底,我要让我的鸭子回味无穷,香飘万里。”当初徐桂芬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商机,用一只鸭子打天下,并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卤菜熟食市场取胜,徐桂芬的创业历程就是这么简单。

社会的转型时期,市场商机数不胜数,“煌上煌”的故事说明,即使在鸭子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上做文章,只要找准市场的空白点,将其做大做强,做出内在超群的品质,就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谈起酱鸭的历史,徐桂芬劲头十足。

“不要以为一只酱鸭很容易制作,当年我为做出这只酱鸭,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徐桂芬说,“一只酱鸭要加入30多种中药,经过几十道工序、约20个小时才能制成。”

“在酱鸭做出来后,我把1000多斤酱鸭切成小块,分放在10几个大脸盆中,在南昌的闹市区和一些大街小巷分送给过往行人,让他们免费品尝,并要他们提意见,根据反馈的情况,我再改进酱鸭的口味。”通过不断改进,徐桂芬调制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煌上煌酱鸭,成为市场上颇具竞争力鸭子之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说明一种舞蹈、一种艺术,越能集中展示出那个民族的生存生活娱乐特色,民族符号信息越集中,就会在世界上有更大的差异性,自然也会有更大的竞争力。相反,你内在表达的主题不突出,不集中,一会儿欧洲的信息,一会儿又非洲的信息,自然会由于没有专业特色而失去生命力。

由此观之,无论是个人,还是产品,还是企业组织,都一样,都会出现内在越集中,外在越有魅力的现象。

原理六——不谈开放的集中是消极集中

许多人想通过集中把大师打败,而使自己迅速成功。哈佛大学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是大师,于是许多人就想打败他,在他书中找毛病,就说他的成本理论、差异理论和集中理论早已过时,早已走进了死胡同。

他们抓住一个角度来挑整体的毛病,说什么集中战略是以在产业狭窄的竞争范围里进行选择为前提,旨在主攻一个产业里的一个部分,即向局部的局部进攻,只使战略适合这个局部而放弃其他部分。还说什么这是工业时代的战略,由于信息覆盖面小,信息传播慢才奏效,而且说什么如今扁平化时代,到处都是重点,不需集中了。

持这种想法的专家学者在我国相当多,包括北大清华几位知名教授。可见在知识界有许多假相,人类历史上能经过检验后仍能留下来的学问其实极少,我读了20000多本书后,才知道,98%的书都是重复他人的观点,而且绝大部分还理解错了。不要看每年都出许多研究成果,果真都有用吗?完全不是这样,95%都可以称之为垃圾。不信,你到书店自己去看看!

话说回来,这些半罐子并没有真正理解“集中”二字,在他们眼里,集中只是局限于对局部的局部的地攻,他们根本没有了解到集中最大的奥妙是广度上的集中,是开放的集中。

毛泽东最谙此道,他为了打国民党用了游击战,这是小集中;他为了打日本军发动全民打击战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敌人,这是广度上的集中。正因为这个广度上的集中,共产党才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打败当时的800万国民党军队。

其实,毛泽东智慧最经典之处,就是无论干什么他都想方设法发动广大的人民,打人民战争。这种全民族高度的统一战线,又有谁不被打败呢?

许多学者误认为信息化战争时代不需要集中战略了。这其实是无知的表现,是机械主义的表现。

祖宗的办法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用的人要与现实结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美国打击伊拉克,许多专家认为萨达姆的失败是集中战略的失败,因为萨达姆企图把美军决战目标集中到城市巷战中,而美国海陆空全方位同时出击,立体交叉无缝隙进攻,并采取灵活机动的精确闪击战,使战场既无重点,也没有中心,哪里有伊军,哪里就是重点,就是中心,炮弹就打到哪里。从而导致萨达姆集中战略失败。

持这种观点的军事分析家在中国不少,但却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的集中只是局部打击。

要知道,萨达姆若真正得人心,真正能实现当年毛泽东的全民战争,全民打击美军战略,美军绝对是没这么轻松的。相反,美军的取胜,正好是采用了广度集中战略,他们实施海陆空集中打击,他们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手段,集中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这才是真正的集中。

(作者:陆天然/《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主编、中国互联网方法论课题研究中心主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546 | 回复: 967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客服中心
X

客服咨询

站长 管理员 技术部 市场部 旺旺客服

客服热线

13799315700

微博收听

官方微博 腾讯官博

客服微信

luoyuantv

工作时间

8:30 - 23:00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3-28 22:40 , Processed in 0.2957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