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的花香 发表于 2016-6-7 16:30:02

陆天然:只有深度才会创造高度


——《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高宽深思维模式》导读之五十九
由陆天然、叶舟、胡均亮合著、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第二卷《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高宽深思维模式》一书指出,深度无处不在,浅水养不了大鱼,只有深度才会制造高度。自然界的深度自然界的深度现象到处都是,如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的西部,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查林杰海渊,为11034米(各年测得深度不同),是地球的最深点。我们平时在山上见到的大树,有一个最坚实的基础就是根深蒂固。我们只看到参天大树的高,只看见大树枝繁叶茂遮盖的面积很宽,但我们一般不太清楚大树的根究竟会扎多深。人类社会的深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高度、宽度之外,还有一个交往深度问题。而且交往的质量就取决于深度。平时有人问我,你跟郎咸平熟不熟?我说交往很浅,或者说交往不太深。这说明深度是人际交往的直接判别式。人的智慧深度:许多朋友说:“老叶,你有点深度!”这显然是在夸奖或鼓励。这说明深度是判断一个人智慧的重要依据。关于深度的词有:专家、学者、研究员、权威、大师,等等,尤其是“专家”一词最能直接反映深度。专就是集中,就是专注,人一专注自然就有洞察力,就能透过表象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就能挖掘全新的价值来。深度无处不在,如果你没有深度,就发现不了问题的本质。对于艺术家来说,人类经验的无限性并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经历的深度和浓度。一切极致都是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更深所涵盖的主要社会现象。更深大趋势的现象,极致凸显:负极致表现:极色、极贪、极权、极黑、极左、极右、极狠、极残、极恶、极毒、极坏、极苦,等等;正极致的表现:极佳、极美、极善、极爱、极甜、极酷、极正、极义气、极认真、极专注,等等;中极致的表现:极大、极小、极快、极慢,等等。深度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主要以质变形式表现出来。凡是网页上的热点问题、热点新闻、观点文章,其实都是人事物深度运动的外在质变表现,都是为了整合一切宽度,之后去实现最终的高度。整个西方物质文明就是要实现差异价值,而差异的实现就需要把事物推到极致,要么是正极致,要么是负极致,否则,就会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这与东方的人文关怀的和谐文明恰好相反,东方文明的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消灭极致。西方物质文明实质是极值文明,整个社会都倡导差异性、特殊性,在这种环境下,人自然也追求极致,这必然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动荡不安及潜在危机。今天,中国文化已经在许多方面被西方物质差异文化同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几乎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挑战极限。今日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极化人群、极化事件、极化心理、极化气候、极化行为、极化组织、极化环境等,几乎都是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作者:陆天然/《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主编、中国互联网方法论课题研究中心主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天然:只有深度才会创造高度